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率
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5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31434例,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次。
其中,一般反应占83%,异常反应占17%,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07/10万剂次,发生概率在极其罕见(低于万分之一)的范围以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
什么是疫苗不良反应
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的、且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主要指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过性反应,例如发热、局部红肿、硬结等症状。
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罕见发生,如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等。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极少发生,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发生异常反应后,个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怀疑为接种疫苗后异常反应,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并向接种门诊、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咨询、报告。对需要调查、诊断或鉴定的,受种者应当按照要求提供既往病史、就诊病历等相关资料,配合后续相关工作。
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问题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